靈工資訊
聯系我們
手 機:
13510180883
18923819799
地址:
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永豐社區寶樂寶和大廈1207
兼職眾包成互聯網公司用工新方式
■眾包平臺App截圖
■勞動報記者 陳寧
大量新興的兼職眾包平臺正在成為年輕人副業的新陣地。從今年初開始,多家互聯網大廠推出了新的兼職眾包平臺,比如字節跳動的“竹節”、美團的“滿天星”、京東的“京客服”等。記者體驗發現,這些外包和兼職工作包括標注、翻譯、數據采集、分享、審核等。據悉,這些兼職業務主要是為了讓大廠將邊緣或簡單的業務,以低成本的用工價格外包出去,進一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。
兼職主要以
“任務”形式展開
近一年時間,互聯網大廠們陸續推出了多款新的兼職眾包平臺,其中包括京東的“京客服”、字節跳動的“竹節”和美團的“滿天星”。此外,大廠也將兼職用工需求發展到海外,近期,阿里巴巴在東南亞上線了一款名為“Daraz Flex”的產品,針對東南亞有空閑時間的人員,讓他們在該平臺上通過兼職工作賺錢。
實際上,互聯網大廠一直都有這樣的眾包和兼職業務。比如,此前就存在的騰訊的搜活幫、百度的眾測、拼多多的賺錢任務,目前,國內互聯網大廠基本都有著自己的兼職眾包平臺。
記者體驗發現,不同于傳統兼職平臺,互聯網大廠推出的兼職眾包平臺普遍以“任務”的形式展開。以字節跳動的“竹節”為例,這是一款App,上面的任務有字幕翻譯、方言配音以及身體數據采集等,是圍繞著字節的主要業務進行任務分配。但是認領每個任務需要公會報價,因此,個人用戶無法直接報名參加兼職工作,需要參加公會,公會的會長才有報名權限。據悉,“竹節”沒有學歷上的硬性要求,但是其眾包任務也帶有一定的專業性,所以參與報名的用戶,需要參加平臺的課程學習和考試,合格后方可加入公會,參與兼職任務。
目前,國內大部分兼職眾包平臺的賺錢模式與字節的“竹節”類似。比如,騰訊的“搜活幫”,記者通過微信注冊后,需要先做一個評估,系統會判斷用戶比較適合哪些任務,并且定向推送這些任務。騰訊如果有App要推出,就會發送任務到平臺。讓用戶登錄測試有沒有BUG,或者是有什么地方使用不習慣,做完之后就會審核然后發放元寶,而這些元寶能兌換現金。不過記者體驗發現,每個任務開始前需要參加“考試”以獲取資格。
部分向正式崗位
任職需求看齊
在上述這類兼職平臺可獲得的收入,最主要的還是以兼職者的效率和任務的難易度來定。以“搜活幫”為例,每個任務按照平均500元寶(元寶:平臺虛擬貨幣,可兌換現金)來算,1000個元寶幣可兌換1元人民幣,如果一天做80單, 也就是40000元寶,算下來有40元。
除了數據類任務,京東和美團推出的“京客服”和“滿天星”,則主要針對與自身業務較緊密的簡單工作釋放需求,并且部分兼職門檻逐漸向正式崗位的任職需求看齊。比如“京客服”就是兼職類客服眾包平臺,主要業務是電話和在線兩種兼職形式服務京東商城客戶,但與上述平臺不同的是,“京客服”對于用戶的要求是有高中以上文憑,用戶可以在平臺自主選擇工作時間。
騰訊的“搜活幫”中,也有類似正式崗位的審核任務,只不過每單的用工價只有0.3到0.4元。
阿里在9月于東南亞上線了一款名為“Daraz Flex”的兼職平臺。根據平臺介紹,“Daraz Flex”允許有想法的人隨時隨地注冊任何角色,在Daraz多個部門的不同角色中通過兼職工作賺取收入。比如,可以在“最后一英里”設施中擔任配送員,或在履行中心擔任倉庫助理等。最后,每周會根據每個Daraz Flex員工的績效和所完成的工作量向他們發放工資。
不過,記者登錄上述大廠兼職眾包平臺后發現,現階段,各App的“任務廣場”并不“熱鬧”,釋放的任務需求并不多,部分App甚至顯示“空欄”。
兼職眾包正成大廠
新用工方式
從上述體驗不難發現,大廠們正在將重要甚至核心部門的工作兼職化。
一位大廠HR表示,兼職確實正在成為大廠用工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,一方面這些工作大部分人都能做,特別是有些自由職業者還擁有符合他們兼職工作的技能,這也讓大廠的兼職用工有了保障;此外,兼職眾包比正編員工的用工成本和風險更低,在如今的大環境里,兼職眾包這種用工方式正成為大廠的新選擇。
有業內人士也認為,傳統的零工勞動正向互聯網平臺零工勞動轉變。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《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(2021)》顯示,目前中國平臺上活躍著近70萬名自由職業者,在50多個城市上線靈活就業崗位超過300個。
不過從勞動者權益保障的角度出發,此類網絡兼職依然存在不少風險。比如記者體驗注意到,用戶在此類平臺“做任務”時,除了在注冊時簽署了一份“用戶協議”,并未有任何保障類協議。因此,目前兼職勞動最大的風險還是兼職勞動者的權益易受到侵害,維權困難,因為第二份工作多是根據勞務合同或承攬合同關系定性,勞動者在無形中處于劣勢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