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工資訊
聯系我們
手 機:
13510180883
18923819799
地址:
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永豐社區寶樂寶和大廈1207
后疫情時代,零工市場能不能迎來新爆發?
文章來源:36氪
一站式服務與數字化轉型,共同組成了“飛輪效應”,兩者相互推動的合力,將使九尾科技高速飛行。
回溯2020年2月,兼職貓發起了一場“共享員工”的新熱潮,此后盒馬、西貝等上百家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加入其中,試圖緩解疫情期間部分企業員工閑置以及“國計民生”類企業的復工難題。
以此為節點,零工經濟的強勁增長,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周期韌性,受到更多關注,人社部多次出臺文件規范“共享用工”等問題。
零工經濟一直有著“逆周期”特征。這從美國、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到,iResearch數據顯示,美國經濟衰退期,零工幾乎沒有下降趨勢;經濟恢復期,零工比全職用工得到更快速反彈。
疫情期間,國內就業壓力凸顯,政策推動下,靈活就業人數有所增長。疫情進一步促進了零工的滲透率提升。根據國家統計局宣布,截至2021年底,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。
兼職貓創始人王銳旭提到,很多基礎保障性崗位,例如基層醫護人員、安保人員、快遞員等容易出現頻繁更換的現象,由零工來替代全職人員,是一個不錯的方案。
九尾科技創始人兼CEO王銳旭
此外,王銳旭也表示,隨著疫情政策的放開,醫療資源緊缺,有執業資格證的醫師、健康咨詢客服、疫苗接種護士、門診收費人員、藥劑師等各種保障性崗位的零工需求快速增加。同時,部分行業的復蘇,企業為了降本增效、抵御風險,新形態零工的需求也會逐漸增加。
趨勢已經擺在了人們眼前。除了58、兼職貓等早期入局者外,還引來各大互聯網公司,他們親自下場,推出眾包平臺,字節跳動創建了“竹節”,美團的平臺起名為“滿天星”,京東則有“京客服”,嘗試為企業提供服務。
這股熱潮可遇而不可求。傳統的人力資源服務已經難以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,難以幫助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。在企業釋放大量需求時,零工作為行業內的新興業態站在了臺前,在靈活配置員工、用工風險管理等方面拿出了更多解決方案。這給行業玩家帶來了新的機遇,他們忙著招兵買馬,加大對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的投入,構建更具想象力的商業模式,提升自己在市場卡位。
后疫情時代,零工成為黃金賽道,中國市場或將誕生更多現象級玩家
2015年初,打車市場的戰爭以兩個玩家的合并暫時告一段落,但同年,外賣、即時配送等領域的“燒錢圈地”才剛剛開始,大眾的視野也被O2O市場所占據。
少有人注意到,如今發展得如火如荼的零工經濟,在當時早有了冒頭的跡象,一眾兼職平臺開始了跑馬圈地。
九尾科技是最早創立的玩家之一,其推出的首款產品兼職貓便是面向高校學生。在餓了么做高校市場時,兼職貓則看到了大學生找兼職的難點,收入低,還可能面臨高額中介費或是拖欠工資等狀況。
創始人兼CEO王銳旭回憶,“那兩年,行業里的玩家幾乎每半年一次融資。”兼職貓也拿著深圳創新谷的第一筆融資,走進了校園,兩年間拓展了數百萬用戶。
如今,零工市場也到了爆發的前夜,零工經濟因抗周期性特征,增長潛力巨大,借助“眾包”“兼職”等零工模式重構組織的企業越來越多,服務于此領域的眾包平臺也隨風而起。
在此之前,如兼職貓這樣的早期玩家,早已從學生兼職領域拓展至更廣闊的靈活就業服務領域,如兼職/全職RPO、業務外包服務、任務眾包等,構建起為B端大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業務模型。
比如在業務外包過程中,企業不僅需要前期招聘,更需要中期的培訓、管理,和后期的薪酬核發和代發。而企業可以選擇將這個項目統一外包給兼職貓,讓其進行全流程的自營服務。
這一商業模式早已在大洋彼岸“開花結果”,招聘巨頭Recruit,早已在人才服務、招聘的基礎上,發展起人才外包業務,后者也成為其營收支柱之一。另據《2022 全球上市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市值研究》顯示,全球上市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市值2021年增幅TOP10企業中,大多以人才眾包為主營業務。
相比之下,國內市場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,但無論是當下國內的政策紅利持續性、疫情影響下的市場環境變化,還是數字化技術的發展,都為國內零工經濟的發展以及現象級玩家的誕生提供了沃土。
在這片沃土中,在行業滲透率快速提升的紅利期,可能孕育出如Recruit般市值達7.2萬億美元的上市企業。
在此背景下,過去數年行業中的流量競爭早已達到白熱化狀態,加上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由于進入門檻低,價格戰、補貼戰愈演愈烈,融資戰也屢見不鮮。
王銳旭提到,早在2016年,其便看到了行業卡位最大的難度在于:關注C端用戶心智、提升流量獲取能力的同時,還要滿足B端需求,做好精細化管理運營。這背后隱藏著一個“陷阱”,C端獲客需要源源不斷的資本投入,前期流量獲取往往是伴隨著不斷地燒錢,這也讓企業極其依賴于融資,難以走向盈利。
兼職貓也曾經掉到“陷阱”中,為獲取C端客戶而瘋狂燒錢補貼,最終現金流吃緊。
但他很快意識到,B端生意的邏輯是不同的,燒錢燒不出B端的流量、企業的留存。兼職貓的做法是,先將有限的錢投入到C端,用戶體驗提升帶來的口碑流量,自然會吸引來企業。
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,新用戶的獲取,與崗位的拓展、區域的探索密切相關。
掌握高附加值或是技術含量的崗位,平臺更有可能在運營管理服務上建立較高壁壘。預先布局與細分崗位的深耕,能給平臺爭取定價權,利于營收規模和利潤水平的提升。
區域擴張方面,零工市場則有著明顯的區域割據特征,突破重圍進行跨區域擴張,走向全國市場,便成為企業提高市場份額的必經之路。
早期,兼職貓的根據地便在廣州,重點耕耘華南市場,2015年之后,兼職貓開始重視橫向拓展,逐漸往其他區域擴張,進入了全國200余個城市。2017年,兼職貓又陸續獲得A+、B輪數千萬融資。
獲得融資的同年,國內靈活就業市場正式進入快速發展期,此時兼職貓已經服務了美團、沃爾瑪、名創優品等國內頭部企業。外包服務經驗與資源的積累,也是企業建立起競爭壁壘的關鍵。
從“九死一生”的競爭環境中存活,如今又以先發優勢完成行業卡位,成為不可忽視的頭部玩家,這一切都顯示了“沒有C端,哪來B端”這一戰略的合理性。
近兩年,零工的需求活躍,大客戶外包人頭及成本預算變化,使得先發優勢的基礎上,兼職貓的發展也更加迅猛。
盡管九尾科技已經從一眾玩家中跳出來,成為當年上百個兼職APP大戰后剩下的核心企業,但此時王銳旭仍然心存疑惑。他感知到,B2B2C這種雙邊模式中,一方面是C端反哺B端,帶來了業務的起飛,另一方面,B端業務反饋給C端增量也十分重要,這一點,九尾科技還需探索。
人力資源市場生變,一站式服務價值顯現
近兩年,隨著零工經濟愈演愈烈,傳統招聘巨頭開始向眾包服務領域滲透,互聯網大廠也推出兼職平臺,靈活就業服務市場中的老玩家們,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,在基本盤業務成熟,又遭遇外界挑戰時,如何打響“破圈之戰”?
在一個全生命周期里,一個打工人可能要經歷大學時期找兼職,畢業后求職跳槽,全職工作之余找尋副業,或是從事自由職業,一系列漫長的過程。
Recruit曾希望在每一個環節發揮作用,甚至能承包打工人的結婚、買房、買車等,以此為起點,一步步成長為巨頭。
這也十分契合國內玩家的發展方向,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高度分散、競爭激烈,但全周期服務能進一步打開企業增長空間,提升營收規模,以及帶動公司整體發展,抵御業務單一的風險。
為了跑通“蝴蝶結”模式,王銳旭在2020年早一步開始了拓荒。自2020年以來,沿產業鏈擴張,打造一站式服務,成為了九尾科技的轉折點。
以兼職貓為起點,九尾科技搭建了面向應屆畢業生的招聘平臺“云校招Live”,又切入服務業藍領市場的全職招聘平臺“招聘貓”,覆蓋了C端用戶的全生命周期。如此,九尾科技便能完成了大學、畢業、工作、生活、婚戀的閉環,內部引流完成。
B端服務也是如此,九尾科技推出專注數字化零工的SaaS產品“鹿用”,繼續在人力資源全流程服務方面延伸。結合全面撒網的產品布局,可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客戶需求。撬動企業資源的同時,也反向獲取了用戶。
除了線上渠道,其也通過九尾外服品牌,在線下提供服務并獲取流量資源。目前,九尾科技已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珠海、東莞等15個重點城市設立機構或駐點。
此時,王銳旭才覺得“蝴蝶結”模式已經跑通了,不再受困于純流量難以變現的難題,找到了流量變現、獲取增量的途徑。作為一個連接B端和C端的平臺,兩端越分散,商業模式便越成功。
當然,想要做到這一點,還需建立在精細化服務的基礎上。B端市場里,大客戶由于業務穩定性、付費能力高等特點,被看作最核心的資源之一,但大客戶也更關注服務體驗,更考驗平臺的綜合服務能力。
近些年,政務數字化趨勢明顯,各地政策對零工經濟的重視程度加深,相關政務服務平臺也需要與平臺級企業合作。
此前九尾科技便為“智慧團建”、“澳門i志愿”等政務大數據系統提供Paas服務,另外,也在疫情期間為政務服務平臺提供了疫情防控、復工復產復課相關的大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。
政務市場的拓展也有其特殊意義。相比一般企業,政務服務更艱難、更嚴格,需要處理海量且龐雜的信息、構建更為復雜的體系,為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建設升級數據中心,九尾科技在此基礎上,還完善了精準風控和審核機制,更好地保護用戶、客戶權益。
同時,這一市場的拓展,也為承接更多類型的零工需求提供了基礎。兼職貓負責人提到,疫情期間,基層護士、采樣及配送、安保這幾個關鍵崗位涌現了大量零工需求。
“兼職貓及時響應,為高風險社區供應基層護士臨時工,目前其有近兩萬個護士持證人員儲備,基本實現各個衛健委一天配崗的要求;為社會面常規核酸檢測點提供采樣、配送人員,臨時工隨時待命;解決臨時安保需求,在廣州海珠區封控期間,平臺對接了兩千多人次。”兼職貓負責人提到。不可忽視的是,后疫情時代,中小企業出于降本增效或是重構人才體系等原因,對人力資源服務的剛需還在持續增強。為了擴大市場,企業之間的價格戰似乎避不可免。
但經歷規模擴張期后,玩家競爭力比拼的重點,跑通盈利模式的途徑,都指向了精細化服務才是關鍵。
賽道競爭升級,比拼玩家數字化實力
數字化革命正在席卷全球巨頭,他們的“年終賬單”紛紛顯示,盡管為了抵御經濟衰退,不惜大砍業務、收縮戰線,但在數字化轉型上的投入卻有增無減。尤其是人力資源的數字化管理水平,已經成為企業生命線的象征。
目前國內人力資源數字化仍處于早期培育階段,尤其是零工管理,需要通過數字化來提升用工質量和效率。
企業面臨的難題在于,難以找到適配的工具。九尾科技推出鹿用SaaS時,便是以高適配性為目標。同時,圍繞零工的整體流程——招聘、入職、用工管理、薪酬結算、離職,以及可視化的剛需,鹿用SaaS提供了入職信息管理、多功能性排班場景、移動考勤、考勤核算等功能。
目前鹿用SaaS已服務超過上萬家企業,幫助企業解決了提升人力資源利用率這一核心需求。
鹿用SaaS
數字化,本質上是通過系統積累數據并不斷進行優化,最終提升效率的過程。
為此,九尾科技不斷加入研發投入,深耕底層技術,打造一體化平臺。早在2020年,九尾科技便將內部的產品進行數據打通,提升規模效應和精準服務能力,依靠數字化的升級和改造,向著人力資源服務平臺的更高級形態轉變。
數據壁壘也逐漸成為九尾科技的優勢所在。SaaS服務的效用十分依賴于數據體量,前期九尾科技積累的用戶、企業客戶數據已經形成規模效應。
在此基礎上,其仍在通過各種渠道豐富人才庫,如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人才數字化工程已經為其積累超過2600萬的總用戶數據。
玩家想要最深做透行業,行業資源的積累、數字化系統的構建缺一不可。
一站式服務與數字化轉型,共同組成了“飛輪效應”,兩者相互推動的合力,將使九尾科技高速飛行。
近三年,九尾科技的用戶規模、客戶規模、營收增速等業績指標持續增長。據九尾科技公布的數據,截至2022年,其擁有5600萬用戶,為160萬企業提供靈活就業服務。
九尾科技產品矩陣
另外,九尾科技過去一年業績增速達32.5%,僅次于科銳國際、人瑞人才。
九尾科技如預期的一般釋放了增長潛力。作為老玩家,其經歷了九死一生的競爭與博弈,最終存活下來,將這個“慢生意”持續下去。
疫情持續的數年內,零工賽道的逆周期屬性,使得九尾科技逆勢增長。經濟上行期來臨時,企業用工需求持續提升,也利于其提升規模。
如今,資本市場看重創業公司的盈利能力,九尾科技已經探尋出To C和To B兩線并舉的模式,提升造血能力。在穩步進行區域擴張的同時,九尾科技也審視著行業未來發展走向,布局一站式服務,深挖產業鏈各環節,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,抓住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的機會。
未來十年,零工以及人力資源服務市場仍會保持增長,挺立潮頭的玩家,一定擁有深厚的技術優勢、精細化服務能力,能穩固業務基本盤、拓展產品線,也能保持商業變現能力和進化能力。
文章來源:36氪